《五行大義》03C明數(三者論支干數)
第三明數
就此分爲五段
一者起大衍論易動靜數
二者論五行及生成數
三者論支干數
四者論納音數
五者論九宮數
第三論支干數
支干數者.凡有二種.
一通數.
二別數.
今先辯通數.後論別數.
通數者.十干.十二支也.
干有十者.應天地之大數也.
易繫辭言.
天數五.地數五.天地之數.不過於十.故以干極於十.十主日.十日爲一旬也.
支十二者.
禮稽命徵言.
布政十二.尊卑有序.
援神契言.
三三參行.四四相扶.
天有四時之氣.以三月成一時.故言三三參行.四四相扶.
天地人謂之三才.是爲三者.物生之常數.
因而各生三.本三而末九.所以十二.
元命苞言.
數成於三.故合於三.三月.陽極於九.故一時九十日也.
支象於月.十二月爲一歲也.此辨通數.
別數者.
支數.
則
子數九.丑八.寅七.卯六.辰五.巳四.午九.未八.申七.酉六.戌五.亥四.
太玄經云.
子午九者.陽起於子.訖於午.
陰起於午.訖於子.故子午對衝.
而陰陽二氣之所起也.寅爲陽始.
申爲陰始.
從所起而左數.至所始而定數.
故自子數至申.數九.自午數至寅.亦九.所以子午九也.
丑未爲對衝.自丑數至申.數八.自未數至寅.亦八.所以丑未八也.
寅申爲對衝.自寅數至申.數七.自申數至寅.亦七.所以寅申七也.
卯酉爲對衝.自卯數至申.數六.自酉數至寅.亦六.所以卯酉六也.
辰戌爲對衝.自辰數至申.數五.自戌數至寅.亦五.所以辰戌五也.
巳亥爲對衝.自巳數至申.數四.自亥數至寅.亦四.所以巳亥四也.
又云.
陽數極於九.子午爲天地之經.故取陽之極數.
自丑未巳下.各減一.從八至四.理自可知.
干數者.
甲九.乙八.丙七.丁六.戊五.己九.庚八.辛七.壬六.癸五.
太玄經云.
甲己九者.甲起甲子.從子故九.己爲甲配.故與甲俱九.
乙起乙丑.從丑故八.乙配於庚.與庚俱八.
丙起丙寅.從寅故七.辛配於丙.與丙俱七.
丁起丁卯.從卯故六.丁配於壬.與壬俱六.
戊起戊辰.從辰故五.癸配於戊.與戊俱五.
支有十二.以對衝同數.故自九至四.干唯有十.以配合同數.故自九至五.
又云.
支從地.故數畢於陰.以四偶也.
干從天.故數畢於陽.以五奇也.
五則止於五氣.
四則極於四時.
上不過九者.陽之極數也.
五行及支干之數.相則倍之.王則十而倍之.休則如本.因死半之.
以此四而孳.數乃無極.此并從氣增減.氣盛則多.氣衰則少也.